新 大 陆 诗 双 月 刊 2000年6月第58期 刘耀中 美国诗人罗拔特.罗厄尔 (续上期) 罗厄尔的作品  1944年,罗厄尔出版了处女作《不同的地方》,反映出他受艾略特 的影响。1946年出版了《威瑞斯勋爵的城堡》(Lord Weary's Castle),这是一部检讨自己的诗集,阐述矛盾的本质:社会和个人 的矛盾、个人与传统的矛盾,暖昧、影射和多种情结的总合。运用了 兰塞姆和泰德的“新评论 ”的技巧,给读者以思索探究的余地。作者似乎受着巨石般的压力, 和狂风巨浪的冲击。他受哈特.克雷恩(Hart Crane)的影响,同情克 雷恩的烦恼,但克雷恩没受过“新评论”的方法训练,所以缺乏“规 律”。罗厄尔虔诚地信奉天主教,却不喜欢现代生活 ,如同逃亡派的逃亡者一样,逃避现实。  这部诗集得到社会上很高的评价,荣获普立兹奖及古根海默基金会 奖金,收入甚丰。并被邀请到一个专为作家设立的别墅“雅都”(Ya ddo)去渡假,又到处去讲学,得到诗人艾略特、福洛斯特和雷斯凯等 人的青睐,也因此和丝塔弗尔德的婚姻发生纠纷而移情别恋。  五十年代是共产党的鼎盛时期 ,西方国家都害怕赤化。麦卡锡时,联邦调查局(FBI)对“雅都 ”来往人士开始注意。尤其对亲共的作家,如:美国女记者史沫特莱 (Agnes Smedley,她和延安时期的中共领袖很熟络,曾教毛泽东和 朱德跳交际舞,死后安葬在北京八宝山),但联调局没有找到她叛国 的证据,也就不了了之。罗厄尔对“雅都”的问题感到失望后,转游 欧洲。有人告诉他,只有荣格能医治他的精神病,但他到达欧洲后, 没有见到荣格,却被弗洛伊德的学说所吸引,而且采用精神分析法治 疗他的精神病。在这一段时间内,和第二任夫人伊丽莎白.哈德威克 结了婚,不幸的是他父母也在同期相继去世。  在这短短的时间里,世界和罗厄尔个人都有了许多变化,我们可以 从他的作品中看出端倪,从而进一步了解他的人生观。  在《威瑞斯勋爵的城堡》发表四年后的1951年左右,罗厄尔写了 《卡瓦诺夫家族的磨坊》(The Mills of The Kavanaughs)。该诗集 内含七个梦幻和自述,显示出他的制造形式的写作技巧和古典学问。 里面谈及清教给他的异化 ,他认为天主教清教优越地阐明他的宗教观。他讨厌喀尔文主义(Ca lvinism),写了黑暗与光明的斗争;不喜欢美国的“物质主义 ”,这个观点和早年的诗集《不同的地方》不同,在那本诗集里他追 求的是机械化的社会。  1959年,罗氏又出版了《生活描述》(Life Studies),闻名的英国 诗人史宾达(Spender)评之为“家族历史”。其实,这本诗集正是罗 氏“忏悔”的开始。因为他谈到一个美国开国的家族,因堕落异化而 失去了“根”。持抱怨的态度,写出美国人对希腊神话产生不安和惧 怕瓦解的心理。这本诗集影响了美国诗坛和颓废派诗人金斯堡。人们 称金斯堡是一只没有牙的狮子,而颓废派里酗酒、吸毒、流氓、爵士 音乐等无所不包。罗氏用词犀利,一针见血,他自己认为是最好的诗。 后来这本诗集也影响了嬉皮猫王诗人戴伦(Bob Dylan)。  1946年出版了《给联邦的牺牲者》(For The Union Dead),这是一 部描写内心斗争的诗集,比《生活描述》更加悲观,似乎完全失去信 心,缺乏斗志,成为天主教的基督徒之心理状态。当代诗人罗拔特. 伯雷(Robert Bly)评之为肥皂剧般的闹剧,认为过份夸大感情,已是 “江郎才尽”。  1967年的《近海洋边》(Near The Ocean)就比其他诗集更缺乏感召 力了;1969年《速记簿》是在百般无奈,诸般失望之后而写的;197 3年《历史》毫无新意,每况愈下;1975年《海豚》以象徵手法,赞 美婚后的生活;1977年《日复一日》(Day by Day)是一首散文诗,似 乎增加了一些进取,但仍未摆脱无病呻吟的模式 ,认为自己是失败者,无力改进生活,也不可能在艺术上有所创新。 这可能是不美满的第三次婚姻生活,带给他的沮丧。  总括来说,罗氏晚年的诗作,缺乏激情,如同海滩上的砂石般的无 生命,只有装饰作用。除了写诗之外,罗氏还创作了许多剧本,并上 演过。多取材于古希腊的神话故事,如1965年的《过时的荣光》(Th e Old Glory)。翻译了希腊剧本《普罗米修斯的故事 》等等,堪称第一流的剧本,获得诗人翻译家的美誉。 罗卮尔和甘乃迪  在1961-1963年纵横捭阖于美国政坛的第三十五任总统甘乃迪(Joh n F. Kennedy)有着运动员一般的旺盛精力,一表人材,潇洒自如, 素以果断机智著称。美国是一个敬上帝,以敬天爱人的宗教信仰为一 切制度之本的国家。甘乃迪出身于一个富有的天主教家庭,更受教徒 们的欢迎,又加上他受过良好的正统教育,因而对文人和艺术家们具 有很大的魅力。他四十三岁当选后,罗厄尔寄给他一卷刚出版的诗集 《生活描述》。他们两人同年,又是哈佛时代的同学,但在哈佛时他 们并不认识。1962年五月甘乃迪宴请法国文化部长、著名的小说家马 罗(Andre Malraux)时,邀请罗厄尔作陪。甘乃迪流露出看过他的诗 集的口气说:“现在的白宫已变成作家和知识份子的沙龙了 ”。罗氏称赞说:“总统先生不同常人,你从不轻视同辈人。”宴会 在完满的欢乐气氛中结束。  后来,罗氏对甘乃迪失望了,他看出甘乃迪只是利用文人。在古巴 事件中,并没有站在爱好和平的立场上。派第七舰队在东京湾巡逻、 与克鲁雪夫之争,都是不智之举,使人类处于空前的危机之中。这是 罗氏写给著名评论家威尔逊(Edmend Wilson)的话,他还说甘乃迪只 是将事实粉饰而已。  甘乃迪是美国历史上最短命的总统,四十三岁竞选时,风华正茂。 四十六岁时就被一个二十多岁的美国南方人奥斯华剌杀,死后葬于阿 灵顿国家墓园,而埋在这里的总统只有两位,另一个是塔虎特。其后, 罗氏出版了《给联邦的牺牲者》以示哀悼。  传闻罗氏曾与甘乃迪夫人有一线之情。她主动写信给罗氏,表示欣 赏他的作品;罗氏也曾送给她一卷蒲鲁塔克(Plutarch)写的《 希腊名人传记》,内有罗氏的评语。不知怎么回事,这本书被她的小 叔子罗拔.甘乃迪拿到了阅读,覆信给罗氏,说他对政治的态度过于 天真。(罗拔和他哥哥的命运一样,于1968年6月5日被剌于洛杉矶。)  甘乃迪总统去世后,由约翰逊(Lyndon B. Johnson)接任总统职 。那时越南战火蔓延,美国内政危机四伏,各界人士开始反战活动, 包括演讲、游行、签名等。作家诺曼.米尹勒(Norman Mai-ler)为罗 氏捧场说他是一个贵族 ,有高尚的品德,有负罪感,同世人分享悲苦,和世人同呼吸等等。 后来诺曼在一场反战游行中被捕。  在同辈诗人中,罗氏称得上是最优秀的诗人,除他之外,还有一位 名人艾卓林.瑞奇(Adrienne Rich)。在忏悔派诗人中,受罗氏影响 的有:西里维亚.布拉什(Sylvia Plath, 1932-1963)和安妮 .赛斯同(Anne Sexton)。她们两人在1961年左右认识罗氏,并在波 士顿大学听过罗氏的讲课。赛斯同1928年生于麻州,一度做过模特儿, 放浪形骸,她受罗氏影响较大,写过许多诗集。从心理学精神分析的 角度描写个人生活 ,是一种存在主义的代表。感到生活没有意义,苦闷、压抑、忧郁、 阴黯,于是酗酒,服安眠药入睡。失恋、离婚,再婚后又惧怕失婚的 生活无着,诗作满含讥讽和抒情,自传体,颇有成就。  有拉什是个女才子,早慧,在儿童时代就写诗,毕业于史密斯大学, 留学英国。父亲是一个苦干操劳的清教徒,系德裔生物学教授。布拉 什的作品清雅,对德国纳粹屠杀几百万犹太人有负罪感及忏悔;对家 庭生活不满意。诗作亦为自传体,后与英国著名诗人泰德.休斯(Te d Hughes)结婚,生了两个孩子,患有精神病 。由于不适应英国社会的大男人主义,在未成名前便因绝望而自尽。  艾卓林.瑞奇生于1929年,是维护黑人利益的女权主义者,反越战 的积极份子,结过婚,并生有子女,却公开向世人宣告,自己是女同 性恋者。  约翰.巴利曼(John Berryman, 1914-1977)曾留学英国,他和罗氏 全是受忏悔格式写诗的影响,检讨自己的生活,亦是压抑郁闷的情调, 1972年,在明尼苏达(Minnesota)州大学教书时自杀。1956年曾写过 长诗歌颂美国女诗人伯瑞特.斯吹特(Brad Street, 1612-1672)。  虽然有些人不喜欢罗氏的挖苦和忏悔般的心灵斗争,但是他能把惠 特曼的诗作形式延伸到心灵地带,使其范围更加广阔。反映的是美国 开明人士思想斗争,以求挽救乱世的心情,对六十年代的不安有很大 贡献,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中国的伤痕文学。罗氏是以存在主义加 上心理学精神分析方法,剖析社会、家族和自己的堕落。请看下面这 首诗:  睡罢!睡罢,海洋正在研磨着石头,  只能说是现在;  过去的腐败与堕落,  不会衰老,却不久长。  一只手,你的手!  我不敢去触摸你那脆弱的头发  巨人是那样地爱你,无论你是好是坏,  等埋葬我们时候,万籁成空。  罗氏反照了美国文学的末落,所谓“忏悔”,并非像奥古斯汀的 “忏悔”,而是把个人历史和感受,天真地展示出来。因此与颓废派 之间,架起了桥梁。罗氏将自身进出精神病院的经历,酗酒等事全溶 入诗里。他的时代是美国文艺的危机时代,艾略特的时代已经过去, 美国是一个只有两百多年历史的年青国家,她的主流文化是集西欧文 化之大成,而西方文明是资本主义、帝国殖民主义的文化。枯燥的生 活需要电视、录音、摇滚乐……的剌激 。1965年,一个学生告诉罗氏:“流行歌手戴伦(Bob Dylan)比你伟 大。”  继罗氏后,诗人约翰.亚斯比利(John Ashberry)以超现实的手法 写诗,被称为“后超现实主义 ”,这和法国的“超现实主义”有类似之处。  现代主义者看到西方文明已登峰造极,无法再向前行,再进一步, 也许就要从内部爆破。美国诗人,僧人默顿(Thomas Merton)发现西 方文化已濒临绝境,就跑到东方去,但又不愿放弃对上帝的信仰,陷 于矛盾而不能自拔。  罗氏同样对西方文艺、诗形式感到失望,虽然他写了很多诗,都不 能达到完满。默顿走向亚洲 ,罗氏走向英国,然而两个人都没有找到理想的出路。1970年,罗氏 获邀请至英国任教,1977年返纽约,在出租汽车下车时心脏病突发, 结束了他辉煌的一生。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