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大 陆 诗 双 月 刊 1999年10月第54期 英国女诗人史提菲.史密斯  ◎刘耀中 史密斯的家庭  史提菲的父亲是一个尚武精神者,一心要加入皇家海军,但由于他 的两个哥哥均不幸溺死,而遭到母亲的反对。他自幼好学,尤其在语 言方面,更有成效。鉴于成绩优异,当地政府推荐他进皇家海军大学 深造,被家长婉言谢绝,并改送他到商业专科大学就读。毕业后,从 事进出口贸易。他对这个职业是很不满意的。一八九六年,他结交了 一位海军工程师的女儿伊特尔,于一八九八年结婚。伊特尔十一岁丧 母,结婚后不久,父亲也去世了。伊特尔的个性比较软弱,但高傲而 重视名誉。  当南非波尔战争爆发后,史提菲的父亲立即报名参加了志愿军。因 此常常离家出海,并曾一度做过船务工作。  一九0二年九月二十日,史密斯家的女儿史提菲在英国约克多的赫 尔(Hull)出世了。 史密斯的成长  史提菲身材小巧玲珑,喜欢骑马,那矫健狂野的英姿,使她得到了 一个外号“史蒂夫”。史蒂夫是英国著名的赛马骑师。她非常喜欢这 个称号,日后创作时,就用“史蒂夫”为笔名了。她的原名是弗罗伦 丝.马格丽特.史密斯。她对自己的童年生活,在自传体的小说《黄 纸上的小说》上有一些描述:  我端坐在我的婴儿车上,  真希望妈妈没有那一段愚蠢的婚姻。  我想把它隐藏,它却偏偏呈现在我眼前  两周后,爸爸又要出海了。  她早期的诗歌,常被出版商拒诸门外,因而转写小说,这是一九三 六年出版的一部,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自此就索性广开门路,写起 小说、散文和诗歌。她和她母亲以及那个比她大一岁的姐姐从英国约 克多的赫尔迁移到伦敦郊区的帕麦斯格林(Palmers Green),所以在 她的作品中,常以此地为背景。从下面一首诗中,也可以看到她的孩 提点滴:  躺在母亲怀抱中的  一个爱讥讽的婴孩  在医生的多次警告下  她还是早产了两个月  为什么她母亲这样的悲哀  悲叹那朋友的远去  她爸爸呢?到哪里去了  他逗留在阿思坦地  这是个爱讥讽的婴孩  读者们,在你们要谴责之前,等一等  她不是无缘无故地  成为一个爱讥讽的婴孩的 史提菲年青时喜欢卡夫卡和奥登的作品,和同时的一些诗人也有往来, 如格雷夫斯、沙宣等。对普鲁泰诺斯的新柏拉图思想极感兴趣,这可 能影响她的“逃避主义”。她也受到贵族女诗人吴尔芙《百花圈》的 影响,而有反战情绪,不喜欢英国的年青军人,这个倾向刚好和她父 亲的崇武精神相违。  在她的生活中,出现过几个男朋友,但她终生未婚。她写道:  爱情和男人  都像青草似地  成为过去 在她母亲去世后,她一直和她那个终生未婚的姑妈斯守了六十多年。 姑妈性格粗鲁,人称之为“狮子姑妈”。“狮子姑妈”于一九六九年 去世,史提菲很悲伤,写了一首诗,其中云:“死神来了,快些到来, 你是唯一的神。”表现了一种反讽的哀痛!  她很喜欢这个关于死亡的主题,就在“狮子姑妈”去世的那一年, 她荣获英国女皇伊丽莎白二世的金牌诗歌奖。  两年后,史提菲在伦敦谢世。生前曾和她姐姐议论过“火葬”问题, 她反对这种方式,然而却在她遗嘱中要求火葬,应了她的写作手法: 反讽! 史提菲的作品  她是廿世纪有创见的诗人之一,文笔生动、机智而又高傲。那个时 代的诗人,多来自贵族或中产阶级。她借用寓言故事或谜样的短语描 述人生,用童真、民歌赞美快乐的朴素生活,但又富于幽默讽剌,深 奥而严肃的哲理就寓于深入浅出之中。她有一首诗〈没有挥手,只有 淹没〉于一九五七年发表,说的是一个人落水,拚命在水里挣扎,两 只手露出水面时,岸上的人以为他在向他们挥手打招呼,结果这个可 怜的人在无助的情况下活活地被淹死了。这首诗表面看起来似乎很幽 默,然而深思之后又多么可悲可畏,岸上的人就这样袖手旁观,心安 理得。这正是隐喻着我们在世界上的遭遇,是黑幽默。这首诗发表后, 虽然很不容易才找到出版商,但这是她最后一部诗集,令她声名倍增。  继三六年出版的《黄纸上的小说》之后,她写了第一部诗集《人人 都享受好时光》,三八年写了《只对一个人温柔》的同时,又写了小 说《在边境那边》,四二年发表了《母亲,男人是什么?》,四九年 出版了小说《假日》。六六年出版的诗集《青蛙王子》,形容井底之 蛙,等待女孩把它带到皇宫,形式上很轻松,但反映的却是生活的苦 闷。她常常自己配插图,别具一格的漫画式插图,六九年的《最佳动 物》和七二年的《□子》都是。除上述以外,她还有一部著名的《诗 选》,于六二年出版。她去世后,《又是我:史蒂夫.史密斯未结集 的插图集》和《史蒂夫.史密斯精选集》又分别于八一及八三年出版。  在一九五三年之前,她做过杂志发行商的私人秘书,五0至六0年 代间出了名,便离放弃杂志发行商的工作。有时在广播电台朗诵自己 的作品,或谱上乐曲,在音乐会上演唱。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诗坛 诗风比较朦胧,不过史提菲突破了朦胧,超越了当时的境界,使诗歌 的面貌,增加了风采。  她生前信奉盎格鲁天主教,是由于被罗马天主教庄严的仪式所感动, 被罗马丰富的历史资料所吸引。但是她早年阅读过威廉.布雷克的作 品,这位英国浪漫派诗人兼画家的诺斯替宗教思想深入她的脑海,以 致使她对基督教的信仰,有些动摇。她在“剑桥学会”有两部讲稿 〈信仰不是必要的〉、〈给基督教的一些阻力〉和一首诗〈啊,基督 教,基督教〉,其中说:  基督教是  甜美与苦恼的混合物  拒绝甜美是因为  她的衣服上,带着地狱炼火的烟薰味……  这就是基督之神所显示的  离开他,离开他,让他去吧! 她还说:我不能断定上帝是好还是坏?她把信仰看成是一个不易愈合 的伤口。  那里有一个我不信仰的神  但我还是爱他的,  这个神,我不相信。  但我的全部生活、生命全是他的。  史提菲去世后,她的作品很流行,甚至怀特莫尔写了一部舞台剧 《史蒂菲》。上映后,又改编为电影剧本,于一九八一年上演,由影 星杰逊主演。但任何事和人,有褒就有贬,五0年代的戴伦.汤玛斯 就说她的诗了无诗趣,乏味!也有人评论她不过是有个不幸的童年, 在没有男人的环境中长大的一个女孩子,发泄怨气而已,甚至连她配 乐的诗,也觉得不够严肃。她的犬儒主义,显然是来自十九世纪英国 邪教诗人布雷克的影响,但是她的作品不同于一般,对人类的乐观是 无可非议的。她不过戴上了新的面具,用奇异的语法,超越了艾略特 和坡以及朋克派(The Poetry of the Punk)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