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大 陆 诗 双 月 刊 1997年2月第38期 刘耀中 酒鬼诗人查理斯·布考斯基去世了  洛杉矶的诗人多是外来的,包括首屈一指的诗人布考斯基(Ch-Arl es Bukowski,1920-1994)。他 出生于德国,父亲是美国士兵,母亲是带有波兰血统的德国女郎。布 考斯基在两岁时随父母搬到巴的摩尔,后移至帕沙第纳(Pas-adena), 一生多住在洛杉矶。父 亲常打他,发怒时常拾起什么就用什么打他,极为残忍。他常常被打 伤,长大之后仍满脸燎泡。  布考斯基在少年时没有朋友,无论男孩、女孩都拒绝和他玩,认为 他是白痴。他十三岁就学会喝酒,那是挨打和被虐待的结果。他曾躲 在父亲的朋友家内的地下酒窖里喝葡萄酒,喝醉了,就满心欢喜地称 酒精是魔术。  一九三九年,布氏在洛杉矶市立大学读英文和新闻学。那时美国经 济不景气,他在失望之余离开洛杉矶,跑到纽约和费城,过着流浪的 社会底层人的生活。因为缺乏社交能力,徵兵局都不录用他。他拚命 地写文章写小说,可篇篇都被《大西洋周刊》和《哈巴杂志》拒绝, 但他并不灰心。一直到一九四六年,他在气愤之下,叫出了“给他们 地狱,我成酒鬼。”  一九五五年,布氏胃溃疡大出血,几乎死在公共医院里。但他终于 没有死,反而继续写作,但只写诗。他的第一部诗集有三十页,发行 了二百卷。一九六三年,他的运气终于转好。当时有一下层社会报刊 《洛城自由报》( L.A. Free Press)采用了他的稿子 。他的朋友马丁亦继续帮他出版书作,持续数十年,对他是很大的帮 助。  布氏靠写作赚不到钱(每月写作的收入只有一百元,而且是在一九 六四年之后),他就找其它的谋生手段,比如洗碗、开卡车、在加油 站打工、做热狗等等,最后总算在美国联邦邮政局找到一份长期工作。 混了一段时间后,他在一九七一年撒手不干了,然后以邮政局的工作 为内容,写了一部单卷小说《邮政局》(Post Office),在美国发行 了七万卷, 在欧洲发行了五十万卷。  布氏给下流杂志,(比如《急找》(Hustles)等,是比Playboy更甚 的小杂志)写文章、小说等,以酒鬼硬汉态度、粗俗的语言如“Ere ction,Ejaculation,Exhibition”吸引大众。典型的布氏故事如《一 个脏老头的纪录》(Notes from a Dirty old man),用的就是 下流社会的俚语。最后,好莱坞终被吸引,挑出头牌明星顿亚惠 (Faye Dunaway)出演他的《酒吧 苍蝇》(Barfly)。该电影由于布 氏真实的自传性故事、坦率的说话方式,获得了高票房收入。评论界 认为布氏打开了娱乐界的一个新领域,以硬汉姿态给了甜蜜的幻梦一 个“粗糙的吻”(Harshkiss)。一九九一年,传记名家查 尔可夫斯基给布氏写了一部传记,名为《洛杉矶一个难对付的家伙─ ─布考斯基的生活》(A Tough Guy From L.A.─The Life of Bukowski)。查氏说,布氏拥 有强硬、令人躁动的声音。布氏的诗迷们称他为当今最佳作家,可与 海明威媲美。洛城的老牌写下流小说的墨西哥裔同性恋作家约翰·雷 克支(John Rechy)教授 也称赞布氏,说布氏在美国被作家同行们排斥太久了,只有欧洲人才 注意布氏。布氏在美国渐渐走红后,美国学术界仍然鄙弃他,他的作 品只在一九七四年拿到过一个旧金山文艺团体的奖。  布氏声称葡萄酒帮他写作,只需要一点酒精一架收音机,他想都不 用想,就能让打字机自动打出他的诗作(他每隔两夜便这样写作一次) 。绅士和淑女是看不起布氏的。他酗酒,曾醉倒街头;他挨打,受尽 凌辱;他赌搏,自寻破财;他失业、他离婚……“前一个妻子,上一 份工作”他说,“这就是我的所有。我一辈子顾虑我的灵魂,我永远 一手拿着酒瓶,一面注视人生的曲折、打击与黑暗,等待死亡最后到 来。吆,死亡,伙计,马上来吧,很高兴看见你(Hey, buddy, glad to see you)!”  布氏身后留下一千页诗和五部小说等,还有一个新近结婚的妻子。 他死时居住在洛城最沮丧的地区──San Pedro 海港,这是 一个房屋破烂、失业人口多,水手和墨西哥人聚集的地方。  布氏的著作,很多都被译成希腊文、法文、德文等,以下是布氏的 一段诗:    关于妓女  突然,我靠着树边呕吐,  “看那个老头儿,”  可爱的棕色眼睛的小鸟  对着可爱的绿眼小鸟说,  “他真是被操坏了。”  这是最后的真话。  (Suddenly I braced myself against a tree and began pukin…… “ Look at that old man,” and sweet birdie with brown eyes said to a sweet birdie with pale green eyes, “He is really fucked-up……” the truth, at last.)  因此布氏代表的是学院派的对立面,是一种流传于平民百姓的诗。 那些生活在底层的、从来没有兴趣研究现代诗歌的百姓最喜爱他的诗。 他的诗在欧洲受到欢迎,也是因为他忠实于生活的风格。他的关于淫 秽和酗酒的主题,邋遢、破旧的形象,到两性赤裸裸的描写……他的 作品更像是摇滚乐而不是诗歌。即使是南加州已故的名诗人罗宾逊· 杰佛斯(Robinson Jeffers)也没有像布氏 一样如此得到大众的认可。  我们不应因布氏的诗由于上述的原因流行而排斥他,布氏的诗简单 易懂,原汁原味地反映出人的私生活,并表现出布氏强烈的反叛主义。 他的诗歌在一段时期内给了学院派诗一定的推动力。  布氏不认为诗歌有什么神圣之处,他一向认为诗歌的功能无非是把 生活和感情真实地记录下来。布氏还选择了自由派诗,从不受格律的 □缚。他不太注重技巧,亦毫不掩饰他粗暴的人格及秽言俚语──那 恰是他每日的生活。布氏是洛杉矶唯一用生活把诗剥得如此赤裸裸的 诗人。  在布氏的诗里没有“美丽”只有“下里巴人”的日复一日day- to-day的生活,如:    工厂工作  轮胎坏了,在凌晨三点的康布顿(一个黑人区小镇)  那些东西使人隔阂,  甚至更坏。    □Factory job Flat tires in Compton in 3 a.m. and those things that keep people from knowing each other and worse than that)  布氏似乎是个人英雄主义者,与世界搏斗,与世界斗争,像在每一 时刻都犯了杀人罪。  那种感觉  贴在你身上  永远地,知道  你用过他所拥有的之后  就废弃了它。  请你打开报纸  看看 他的过去  以及  它所保证的  他的权力。  (And that feeling stays with you forever, knowing you used what he had then undid it Now let the news- papers take over and show you his past and it promise, his power.)  布氏有能力用粗俗的语言把他的生活写下来,从不自怜,也不悔恨。 有人说布氏是自奥威尔( Orwell, 1903-1950英国作家,著 有《野兽农场》(Animal Farm)) 以后最佳的用目击者身份描写生活的诗人。布氏的诗,是酒神戴安尼 索斯式的艺术,而不是太阳神阿波罗式的。《老头儿似的泥土》(Di rts old man like),就有这 样的幽默感。布氏没有完成正规教育,更没有哈佛资格。一个穷鬼挣 扎往上爬的唯一方式,就是实话实说(tell it like it is)。他比 金斯堡老实。他的作品在瑞典、德国特别吃香,就是因为他有北欧人 沉静的心态。他讽剌天堂美国,也给资产阶级人士对比穷鬼生活的满 足感。  布氏对酒鬼生活的描写,使我们了解到酒鬼的另一面,酒鬼不是一 个挡住你的去路、向你要一块钱的黑人或墨西哥人的代名词,相反地, 以布氏的观点,葡萄酒在西方文化中的价值是值得歌颂的。荷马曾用 过“酒暗海(Wi-ne dark sea)”一词;没有酒就没 有古希腊的辉煌文化;凯撒大帝也爱面包加酒;甚至连基督耶稣和他 的族人也喝过很多的酒。酒还象徵着主耶稣的血,因而带有宗教和神 秘的意味。因此布氏认为酒是值得赞美的。  布氏是一个下层人,住在洛城的圣巴的卢区。这是一个比好莱坞区 还更糟糕的区。他简陋的房子里只有一破床、一椅、一风扇、一个电 视,外加三两个杯子一瓶酒。他不是为人师表的人,他是反师道的, 常讽剌嬉皮士(Hi-ppies,到处寻找老师、追求精 神满足的享乐主义者)。  布氏在后期.收入不错,找了一个女人琳达为妻,买了一辆BMW, 常到好莱坞喝酒鬼混。酒 吧里的人看着他说:“你有一张空空的脸(you have an empty face) 。”他则回答说:“我六十一岁 了,比你们中的任何人都接近死亡(I am 61 years old. I am closer to death than any of you have)。” 他在酒吧一坐下就马上要酒。布氏不只是个存在主义者,而且是比海 明威更甚的存在主义者。如果说奥威尔还仅仅写的是没有财产的阶层 的人物的话,布氏写的则是更低层的、既没有文化又没有道德的人物。 很多人说布氏是个仇视人类的人,但是布氏的一个女友却说并非如此。 她说布氏只是想隐居。她说只要你是他的朋友,他为你什么都肯做 “(On-ce you get past a certain point with him, there is nothing he would not do for you.”  由此看来,布氏倒是一个美式豪侠了,也许这就是一般的美国佬的 真实面目。  布氏生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萧条时期,终在洛杉矶沦为酒 鬼。洛杉矶是西方第二大城市,也是美国在东土的向西向发展的最后 一站。不只是在政治、经济上错综复杂,在文化上洛城也是一个包容 了异教、邪教和诺斯替教的城市,有如第二世纪的亚历山大。在布氏 眼里,看到了劣神统治的瓦解。  法国当代社会学家布希亚(Ba-ndrinard)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教书时,看到了洛城、拉斯维加斯和整个美国都已发展成后现代(po st-modern)的城市和国家。酒 鬼诗人布考斯基也同样地看到洛杉矶这个伟大的城市有着亚历山大第 二的命运。他的诗歌中表现出来的冷静,像海明威死前写的《老人与 海》一样,布氏成了当今文坛上的一个偶像。美国文化已由一元转为 多元,但现在又有学者像解构主义的文艺评论家哈洛德·布洛姆(Ha rold Bloom)一 样,极力反对多元文化。布氏的死,预示着物极必反,美国文化将趋 向保守而走回古典主义、形式主义和经典主义。